木,生于大地而长于大地者也。
生之初年,其树根缚于大地,以地生之。
生而有气,气则携云,云可见仙,仙之人灵其知者,亦以守地也。
幼时,木有稍长,新出多芽。
抽枝以为道,道行则养果。
果之芳实,起欣于花。
其木稍壮,略有成花状,便无忌惮,肆地之肥,吞地之气。
断枝丫,毁新苗,欲食为大树。
然一年地旱,猝火。
人可避而树不可,烧灼其皮,烘炙其心,而终成碳亡古。
木亡于大地利众得南下,若彼宋时,可谓无谓消长。
后人哀于古木,亦不能自哀乎!
翻译:古木,出生于大地上,生长于大地上。
在它生命的初期,树根紧紧扎根于大地,依靠大地的滋养生长。
它生来便带有灵气,灵气携带着云雾,云雾中隐约可见仙人。
仙人拥有智慧,他们便守护着这片大地。
古木幼年时,渐渐长高,新芽不断冒出。
它抽出枝条,形成枝道(一说大道),枝道延伸后结出果实。
果实的芬芳,源自盛开的花朵。
当古木逐渐壮年,初具花形时,它变得肆无忌惮,贪婪地吸取大地的养分,吞噬大地的气息。
它妄图折断枝丫,摧毁新苗,企图独占大地的资源,成为参天大树。
然而,某年大旱,突然起火。
人们纷纷逃离这棵树,但树无法移动。
火焰灼烧它的树皮,炙烤它的内心,最终将它烧成焦炭,化为灰烬。
古木的死亡让大地的资源得以重新分配,就像宋朝时的兴衰更替,不过是无谓的消长。
后人哀悼古木的命运,却不知是否也能从中反省自身啊!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。